中國日報網12月16日電(遠達)在13日晚選舉前的最後一場演說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的是自己的經濟政策在過去兩年的巨大成果要民眾繼續將選票交給自民黨。但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網站12月14日發表德國駐華大使Volker Stanzel的評論文章稱,2012年,安倍晉三許下的經濟承諾助其當選日本首相,但他最終卻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反而做了不少當年沒有承諾的事情。如今,他還有兩年時間來實現當年的承諾。如果他沒有成功,日本的情況將變得更糟。在這個問題上,歐洲只能持觀望態度。不過,考慮到自身利益,歐洲也應該就日本經濟以及亞太地區戰略發展問題發出自己的聲音。
  2009年,日本民主黨首次贏得大選。面對3·11地震、海嘯、核事故三重災難,民主黨政府處理有素。但由於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中的強硬姿態引發日本國內的軒然大波,也因為政府自身管理經驗的匱乏,民主黨最終在大選中敗北。
  安倍在2006到2009年首次出任首相期間,可謂處處碰壁,但在2012年12月,他再次卷土重來。安倍表示將妥善處理經濟問題,他言辭堅決果敢,與當時政府給民眾帶來的不安全感形成了鮮明對比。在上任的第一天,安倍即著手採取行動。很快射出了“安倍經濟學三支箭”中的兩支:積極的貨幣政策和靈活的財政政策。在此之後,美元兌日元匯率從2012年12月的82飆升到當前的120,日本出口總額也從2012年末的53000億日元增至2014年10月的67000億日元。同樣節節攀升的,還有安倍的支持率。他成了小泉純一郎之後支持率最高的日本首相,這一切成績都令在野黨信心全無。
  安倍晉三的第三支箭射向了結構性改革。這是日本在兩個“失去的十年”間所迴避的事情:放鬆對本地及海外企業的限制、建立一系列自貿協定(最重要的當屬美國參與的TPP協定)、放寬對醫療部門的管制、大量提高女性勞動力人口數量。政府希望借助這些措施增強日本經濟中的競爭壓力。按計劃,安倍經濟學本應在2014年夏天取得成功,實現2%的通脹目標、提高國民收入。但這些許諾都落空了。安倍的部分改革行動遭遇黨內紛爭,停滯不前:例如農業部門反對TPP協定。還有一些改革行動未能得到商業部門充分支持——儘管企業稅降低了三個百分點。但廉價的日元提高了進口成本,吸引了海外投資及產品。所以,企業並沒有提高標準工資,而僅僅提高了獎金(可被輕易扣除的獎金令額外收入十分不穩定)。
  安倍未能解決能源需求問題,這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52座核電站中僅有4座免於停產的命運。但安倍並未引入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而是依賴能源進口,滿足之前由核能提供的三分之一能源需求。由於日本消費稅提高了3個百分點,電力和供暖成本的增加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因此,消費者的錢和需求都沒有顯著增加,尤其是最重要的房地產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日本債務達到GDP的244%。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日本經濟一直緊縮。日本陷入衰退。
  然而,安倍在其他領域取得了成功。自上任以來,他出訪亞太多國,令地區重組成為可能。安倍此舉是對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補充,清晰勾勒出了日本的目標,也揭示了日本想與印度及東南亞國家走得更近的野心。不過,中國和韓國是兩個例外,從短期來看,日中、日韓雙邊問題依然十分棘手,無論是專家還是日本民眾,都不指望這一問題能迅速得到解決。
  在與美國的密切磋商中,安倍對日本的戰略環境進行了重新評估,提議改寫日本防衛大綱,以便與重要合作伙伴美國建立更緊密軍事合作關係。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儘管日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日美兩國之間也存在諸多利益共同點,但美國政府對安倍的政策仍缺乏信任。如果說之前這種不信任還表現得不太明顯,那麼在今年11月的APEC峰會上可謂暴露無餘。峰會上,習近平對這位日本客人態度冷淡,奧巴馬則在一邊袖手旁觀,不打算出面力挺自己的日本盟友。安倍重新定義日本安全政策,勢必涉及修憲。他本想修改憲法第9條及其相關規定。但當他認識到這一提議既無法獲得眾議院三分之二的支持率,也無法獲得民眾的支持後,安倍隨即作罷。
  另外,安倍成功說服眾議院通過了國家機密法。政府可借助這一法律將國防、外交等領域劃分為“國家機密”,將對那些公開或使用此類信息的個人及媒體進行嚴懲。日本政府長期因不願設立中立、獨立的監督機構來處理這一法律問題而遭到批評。
  日本民眾的底線在這裡:儘管安倍成就頗多,但從今年夏天開始,其支持率直線下滑。原因在於他未能兌現當初競選時的諾言。安倍的任期還剩兩年,他選擇延長任期,聲稱自己要繼續完成任務,因為他決定推遲上調消費稅的改革計劃。安倍沿用2012年競選時的許諾,繼續自己“恢復景氣、別無他法”的競選口號。安倍的勝利是註定的,因為12月14日舉行的提前大選開始前,各方只有短短12天的時間來爭取民眾支持,在野黨尚處於混亂之中。最終,統計結果顯示,投票率只有52%,執政黨自民黨和公民黨合計獲得325席,超過了全部475個議席中的三分之二。安倍12月5日接受《經濟學家》採訪時表示:“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現在,他再次獲得了4年的時間,擺在眼前的重大任務只剩一項:射出“第三支箭”,命中經濟靶心。如果安倍再次失言,他將成為一位總是錯失良機的首相。
  在歐洲,人們對安倍經濟學的看法大相徑庭。然而,只有當日本經濟重新長期站穩腳跟,歐盟與日本間正在談判中的自貿協定才能成為現實。歐洲各國政府在與日本官員談判時,應當闡明這一點。不過,還有一點也是他們應該強調的,當前,中國令歐洲各國充滿不確定性並感到憂心忡忡。此時此刻,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日本成為它在東亞穩定而可靠的合作伙伴。
  (編輯:王輝)  (原標題:外媒:安倍承諾落空 - 中國頻道 -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qbrutik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